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最懂孩子的教育不是做朋友,而是……

   日期:2024-09-04     来源:www.huitongfa.com    浏览:620    
文章简介:从棒棍底下出孝子的年代走过,大家却仿佛一下进入了另一片迷茫的领地对孩子无底线的尊重、惯着,成长出一片小霸王的森林。本文中,作者给父母发出一个警示:可以吸取朋友间的平等意识,但爸爸妈妈绝不可以仅仅和孩子做朋友。

从棒棍底下出孝子的年代走过,大家却仿佛一下进入了另一片迷茫的领地对孩子无底线的尊重、惯着,成长出一片小霸王的森林。本文中,作者给父母发出一个警示:可以吸取朋友间的平等意识,但爸爸妈妈绝不可以仅仅和孩子做朋友。爸爸妈妈本身是一种天职,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尊重、更应该是教会和引领。爸爸妈妈在爸爸妈妈的地方,做好这个角色应该做的事,孩子才能真的像个孩子,了解亲昵,了解规矩,更了解兼具两者的真的的爱。
我在一家餐厅的候座区排队,旁边有三个小学2、小学三年级的孩子,正在聊天。他们长得都非常漂亮,衣裳、鞋袜和背包显然经过精心收拾,若不是时髦名牌,一定也是设计师款式,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立刻上走秀台或登上儿童服装目录。
孩子们聊天的内容又是什么呢?第一个男生说:大家家我最大,我想看什么电视,全家人都要陪我看。第二个女生说:看电视根本没什么。我母亲说我才是大家家的大王,我想要什么,他们都要买给我,不然我就哭,他们最怕我哭了。第三个女生抿着嘴笑,轻声说:那有哪些了不起。她圆亮亮的眼珠转向两个同伴,你们敢打你爸吗?第一个男生说:小时候会打啊。第二个女生附和的点头。第三个女生露出胜利的微笑:我是说,目前。我敢打我爸耳光喔。小姑娘的表情和语气使我不寒而栗,虽然只不过个孩子,她已经学会了我们的权力,她在爸爸妈妈身上试验并拓展她的权力范围。她当然明了我们的权力是爸爸妈妈爱的给予,她选择回报的却是耳光──用暴力与屈辱加诸于爱她的人。
我想起母亲说过的谚语:两岁打娘,娘会笑;二十打娘,娘上吊。打打闹闹,是朋友间的乐趣,却是亲子关系中的悲剧。
今日的爸爸妈妈亲,昨日仍是孩子时,与爸爸妈妈的关系总是都是紧绷的。那时的爸爸妈妈亲可不懂什么儿童心理学,他们服膺的爸爸妈妈学,是严加管教,或是棒下出孝子。昨日孩子在体罚或压抑下成长,不禁在心中勾勒将来的蓝图:绝不打骂孩子、要当他们的朋友昨日孩子成为今日爸爸妈妈之后,用最尊重孩子的方法把孩子带大,内心却有着巨大的失落、焦虑与感伤:我这么尊重他,他为何不尊重我?怎么办这个问题?
我又一次翻开了孔子留下的婴幼儿教育经。孔子曾说:爱惜一个人,怎能不练习他,让他常常劳动呢?真心为一个人好,如何能不规劝教会他呢?爸爸妈妈亲心心念念要给孩子最大的尊重,同时,是不是考虑过,自己尊重了爸爸妈妈的身分与天职吗?是的,爸爸妈妈,乃是一种身分,更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,承担着教养子女的任务。有的爸爸妈妈携带童年的创伤,为了怕伤害孩子的感觉,小心翼翼,动辄得咎,最后成了不敢拂逆儿女的孝子、孝女。
等到孩子的性情被养得骄纵、傲慢,成了家里的霸王,爸爸妈妈亲感到大势已去,急着揭竿起义,想要光复失土,为时已晚。爸爸妈妈亲的失策,不在于后来的管教失当,而在于应当管教时错失良机。爱一个孩子,不止是尊重而已,更应该教会他,让他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,给他规范和约束,让他了解,这世界并非因他而存在的。
很多孩子在密不透风的保护下成长,功课由家教帮着做;书包由菲佣帮着背;鞋带由爸爸妈妈帮着系,他们从无需为活着付出一点劳动力。除非爸爸妈妈亲可以确保孩子一生都有人服侍,不然,等到他需要为自己劳动的时候,不只惊惶失措,还会有更大的怀疑与挫折。
在我创办的小学堂举办的一次夏令营里,有个被宠坏的小霸王,已经五年级了,却总要老师蹲下来为他系鞋带,他说在家都是爷爷奶奶或父母帮他系的,自己不会系鞋带。你真的连鞋带都不会系啊?我问他。那孩子笑笑的看着我,眼中闪动着优越的光:对啊。所以,你要帮我系鞋带。如此啊,我俯下身,停顿三秒钟,把我们的鞋带解开,对他说:那我来告诉你吧。不然,你都快要念完小学了,连鞋带都不会系,会让人家取笑的。

孩子完全没料到会是如此的结果,他只好跟着我一次又一次的掌握系鞋带。当他完成了系鞋带的功课,我拍拍他的手背鼓励他:看!你做得非常不错。将来,不但不需要人家帮忙,还可以帮爷爷奶奶系鞋带喔。说这句话的时候,我衷心期望,他学到的不止是系鞋带的功课而已。
做爸爸妈妈还是当朋友?颜渊,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,曾赞叹孔子说:仰起头来看,比想象更崇高;深入去挖掘,比想象更坚毅。眼看着在面前,突然发觉又到了身后。老师就是如此缓慢而持续地引领着大家,用他的常识与经验开阔我的眼界,又用规范与约束使我成为谦恭有礼的人,即使我想停下脚步,却不由自主往前走
这段话在我读来,虽是赞叹孔子的为师之道,更是我理解的爸爸妈妈之道,即引领。孔子曾说,名不正,则言不顺,如何摆正自己在与孩子相处时的姿态,这值得每个爸爸妈妈考虑。
当我听见爸爸妈妈亲宣称:我不想当孩子的爸爸妈妈,我想当孩子的朋友如此的话,一直十分忧心。爸爸妈妈不想当爸爸妈妈,那样,该由哪个来担负爸爸妈妈亲的神圣使命呢?爸爸妈妈亲是儿女灵魂的雕塑师;是最伟大的艺术家;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,全心全意仰望与爱慕的第一个对象,假若爸爸妈妈不想当爸爸妈妈,第一辜负的就是孩子啊。如何竟还以为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呢?或者竟以为这是最新颖流行的想法?
我更想将这种想法理解为对伴随与自由的强调,但在我看来,爸爸妈妈亲是一种不可以舍弃的天命。在和孩子打成一片之前,爸爸妈妈亲应该树立起既高且深的形象,特别是在孩子小时候。由于这时,除去爸爸妈妈以外,他们别无所有,正是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打造形象的好机会。我记得我们的童年,偶尔会发生失去控制场面,乱打乱闹,这种时候,最渴望的,是一个能使我停止下来的大人。
当爸爸或妈妈攫住心跳加速、胸腔快要爆炸的我,双手捧住我的脸,注视着我的双眼,坚定的对我说:乖,你目前太激动了,要冷静一下。来!大家休息一下。当他们牵着我的手,把我带到一边去冷静的时候,我一边喘息,一边升起一种解脱的松弛和安心。拽在我手心的那双大手,象征着权威,充满力量,又透出理解,让我心安。
不久前,我见到了我侄儿。当我钟爱的侄儿幼年时,我常喜欢跟他说:嘿!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啊。最初他非常高兴,日渐的,没那样热络了,直到他念四年级的某一天,忽然如此响应:大家不仅仅是朋友而已,大家是血缘之亲,你是我姑姑。他的表情非常认真,近乎严肃。
我立即收敛了笑嘻嘻的脸孔,慎重点头:你说得非常对。孩子其实可以了解分辨,朋友与亲人的不同,朋友与爸爸妈妈亲愈加不同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爸爸妈妈亲是一种天命。先把爸爸妈妈的天职做好,让孩子爱你、敬你,长大后的孩子会了解,爸爸妈妈的意义与价值,远远超越朋友。孩子对爸爸妈妈的爱,也将欲罢而不可以了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